第二十一課: 倘若未伏內嗔敵
倘若未伏內嗔敵,外敵雖伏旋增盛,故應速興慈悲軍,降服自心佛子行。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講佛子行第二十偈「倘若未伏內嗔敵,外敵雖伏旋增盛,故應速興慈悲軍,降服自心佛子行。 」
在這一偈中的重點是要降伏、調伏自心,如果我們不能調伏自心的話,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順心意的人和事時,便會容易生氣,發生衝突,帶來自他雙方的苦惱,沒有平靜安樂。 如何調伏自心呢? 應當用慈心、悲心來調伏自心。
偈文中說到「倘若未伏內嗔敵,外敵雖伏旋增盛」中的內敵是指那個能夠令我們受苦的嗔恨心。 所以首先我們要調伏嗔恨的心(生氣的心),如果不能調伏內在嗔恨心的話,那麼我們外在的敵人只會越來越多。 比如:地上有很多石頭,但是我們腳上沒有穿鞋子,也找不到可以鋪在路上的墊子,這樣直接走上去腳會很痛,如果我們能夠穿上鞋子的話,即使地上沒有鋪墊子,我們走起來腳也不會痛。
所以只要內心有慈悲軍隊調伏了這嗔恨心內敵,那麼外面縱有多少傷害我們的敵人,不需經過調伏也會自然越來越減少的。 因此我們首先要以慈悲軍隊來調伏自己心內的嗔心敵人。 這樣不僅利益自己,亦利益他人。 偈中提到「故應速興慈悲軍」裡面的軍隊,為什用軍隊來比喻呢? 因為軍隊的能力很強大,這個強大的軍隊指的就是慈心和悲心。
通常我們講到調伏自心的時候是指我們應該有比較柔和的,善良的個性。 但有些人也會有不善的個性,惡的個性,但是我們從身和語及行為能夠看出其人是有好的個性或不好的個性。 不好的個性會令身、語產生不好的行為,生氣就是一種不好的習慣。
處於凡夫時期有些人是具備善良的個性的,也有些人會比較不善或個性惡毒,凡夫的個性是各種各樣的。 而所謂調伏自心就是要有好的動機,能夠去利益他人或者至少不去傷害他人的善良心態,在不傷害他人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受到他人的尊敬。
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做一個好人,善良的人,要調伏自己的心,令自己的心柔軟起來。 如果不能調伏自心,遇事便生氣,再而嗔恨,只想到自己個人暢快便不管他人,造下很多不善業,令到對方生氣,那麼自然而然沒有人會尊敬你。 因為已經造了一個令他人苦惱的因,結果令自他都不能平靜,這樣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發生這樣的狀況就是因為沒有調伏自心。
在凡夫時期的我們會胡思亂想,想太多之後就會給自己造成各種各樣的問題或者麻煩,所以我們應該要調伏自己的心,方法就是培養慈悲心。
悲心就是希望所有的眾生離苦,慈心就是希望所有的眾生得到快樂。 慈悲心就是勇敢的心,要像強大的軍隊那樣的勇敢。
當我們調伏了自己的心的時候,壞的心(嗔恨心)也能夠被調伏,當內在的敵人被調伏之後會發現外在的敵人是不存在的,最重要的是要調伏我們內在的敵人(嗔恨心),我們要努力的訓練自己的慈悲心,發慈悲心並不是只有菩薩們才能做到的, 身為凡夫的我們也能做到。
如何訓練自己的慈悲心呢? 可以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剛開始的時候對一個人生起慈悲心,然後對十個人,慢慢變成對百個人生起慈悲心 ... 如是逐漸增進。 最重要的是對於我們的外在敵人,也就是對嗔恨的對象應該要升起慈悲心,所以今天的重點就是要降服自己的心,這也是佛子的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