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證量者的經驗傳授
佛法導師中,如果是屬於狡詐者的捏造指導,大貪者的堆砌指導,佛經說這等是應捨棄的,故當捨棄。 佛法指導正確方法有分; 班智達的執文字講解,大法師的總略講解,大禪師的直指,和具證量者的經驗傳授。 四者之中以最後者對自相續最能饒益。 近代新學人欲求在法上有真實成就,...
一位與自己有宿世福緣的善知識上師
依止善知識或根本上師的方法; 一般來說,會存在多位善知識上師,但需要值遇一位與自己有宿世福緣的善知識上師,縱使他沒有什麼身份地位名氣權勢亦可。 主要是和你有善妙宿緣,能傳授符合你本人意趣素質的修行口訣。 當依止如是上師而不必計較其名聲大小。...
依止一位具格善知識或根本上師
首先不單只為暫時的相似安樂,而是要得到究竟的真正安樂,以此無誤目標而作立誓。 然後必需要求得能達成此目標的善妙法門或深奧法門。 而能否得到如此善妙法門乃是觀待善知識,因此必需依止一位具格善知識或根本上師。 根本上師的性質,簡略而言,是具有證量,自相續得解脫且具以慈悲心教化他...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佛陀釋迦能仁親口宣説: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 正如如上佛語開示,主要者是自心,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更為重要,而對能利益到心之要點的正確法門關注最是重要。 一般來說,能成辦暫時與究竟利樂和滿願的方便法門種類甚多,但必需要一能夠成熟自心如甘露般的法門,理解此...
深廣法門無法成為近代人的所行境
如是在止息或離開(苦藴)的方便正道上勤勉力行,要知道這樣的行持,對那些欲求安樂的眾生來說是重要關鍵。 一般來說,那些住在佛教內廣大且深奧的無邊法門上的信眾大都是一般凡夫,這些深廣法門就變得好像無法成為近代人的所行境。 因此需要一些符合各人意趣的方便法門和正法,易於行持且具效...
苦苦、壞苦、行苦
應該離開各各不悅意的痛苦蘊聚(苦苦,壞苦和行苦),此痛苦是因和緣的一種果報,要知道一切苦唯是源自煩惱因。 止息了集因和苦果此二者之後,暫時與究竟的安樂便會隨之次第得到,最後就是獲得無上的真正安樂或佛陀的究竟果位。 因此首先要理解原因,此至關重要。
痛苦是受迷亂壞劣妄念的惡緣影響下做出種種正積集和已積集的業行之果報
作為和平安樂的反方,痛苦的做成,要觀待因和緣才能成立,並非是一種隨便就能遇到的惡劣感受。 痛苦發生的原因是煩惱,是種強烈升起的粗糙妄念如貪嗔癡等。 總之痛苦是受迷亂壞劣妄念的惡緣影響下做出種種正積集和已積集的業行之果報。...
誤將痛苦執為快樂而墮入無邊惡性錯亂,本想和平安樂反而離得更遠
若希望自他一切眾生都得到和平安樂,先要了解安樂它是依于痛苦而來的, 因此先要認識所謂痛苦是什麼一回事。 凡夫誤將痛苦執為快樂而墮入無邊惡性錯亂,本想和平安樂反而離得更遠,就像變得無法脫離痛苦。 因此,認識痛苦本身就變得重要了。...
三正見
如果是佛陀的追隨者,一名佛教徒的話,便應該盡己能力幫助利益他人,就算未能提供助益,最重要是不要做傷害的事。 無論如何首先見地的方向不能有錯,這點十分重要。 而世俗正見就像是佛法的基础。 相信因果業報,承認有前生後世,皈依三寶,若人內懷此三正見,便能成為一名具格的佛教徒。...
福德乃圓滿的心態與行為
不管是什麼人,求安樂的欲望是一致的,但成就安樂的違緣甚多而未能如其所願。 因福德弱小或福德下劣,所以不能達成安樂的願望。 因此,無論是修行或從事世務,都必需要有順緣。 順緣一事,並非只有修行人才需要,凡是希望得安樂的,都必需要順緣。...
內心真誠外行為亦良善者是具大福德之人
內心真誠外行為亦良善者是具大福德之人,內心真誠但外行為惡劣則是福德薄弱者,外行為良善但懷悪意者福薄,心黑而且外行為粗劣者其福德肯定極之薄弱。 總之,各人自己福德是大或小如何狀況,依靠上述因由善加觀察便能了知明白,然後將心往內收攝,能時常保持堅固正念,此點是為重要。...
能做到內成熟又外成熟的人只有百分之十
無論是修行抑或從事世間事務,能做到內成熟又外成熟的人只有百分之十。屬於內外皆未成熟的人又佔百分之十。 大部份人是屬於外成熟而內未成熟,或內成熟而外未成熟,大概共佔約百分之八十。 這類型眾生處理事情時,不能如其想像般行事,遇到外緣便失去自控能力,因而在做事時作出種種與其原先心...
所謂修行佛法,需要能打從內心生出覺受和積累體驗
一般來説,無論是大中小三種人物內任何一種也好,都會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因而做出很多不同的善惡事情。 例如一個家庭𥚃有多少成員如父母子女等,便會有著許多不同想法,各人依着自己的想法去行事,便會帶來種種愉快和不愉快的狀況已出現和將出現。...
有些眾生外表成熟內未成熟
例如以蘋果來作比喻,有外表成熟而內未成熟,有內成熟而外表未成熟,有內外均未成熟和內外皆已成熟的。 正如蘋果有這種種不同表現, 眾生亦有不同種類,有些眾生外表成熟內未成熟,有些內成熟而外表未成熟,有內外均未成熟和內外皆已成熟的。...
成為對自己及對他人帶來利樂的處所
有些人帶有善念,有些人帶有惡念,有些人帶有非善非惡的想法。 如是有種種不同的思想方式,緣於各人依着自己的意欲而有不同的妄念生起,從而做岀種種不同行為。 因此,具善念者其身語行為也與善良有關,而其身語意三者無論作出任何行為,全都成為對自己及對他人帶來利樂的處所。...